核心观点:“中国风”劲吹,并非偶然,背后更多的是国人文化自信的回归。致广大而尽精微,把每项举措做到群众心坎上,方便人们奔赴一场场“文化的约会”,筑牢的是增强文化自信、建设文化强国的社会根基。
近年来,从文博考古到文旅热潮,“中国风”充盈神州大地。每逢假期,博物馆里总是人头攒动;非遗工坊里,云集着海内外研学爱好者。“人潮”带动“人气”,汇成一幅流动中国的优美长卷,展现出文化自信的独特魅力,折射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。
既悠久、又厚重,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绽放时代光彩的基础。近年来,从《如果国宝会说话》等文博节目,到《逃出大英博物馆》等精品微短剧,再到依托中国历史、神话打造的国产3A游戏《黑神话:悟空》,这些文化产品受欢迎,不仅在于其充满中华元素、符号,更在于其中蕴含的中国精神、中国审美和中国价值观。比如,《逃出大英博物馆》将流失海外的文物拟人化,抒发了家国情怀,特别是影片结尾,“风风光光、堂堂正正地回家”,“小玉壶”等文物即使流离在海外,仍然保持着华夏的坚韧和品性,令无数网友热泪盈眶。
好的文化产品,总能找到有共鸣的视角、发掘有故事的人物、展现有深度的思考。其实“中国风”劲吹,并非偶然,背后更多的是国人文化自信的回归。特别是年轻一代,他们在中国经济腾飞的背景下长大,有平视世界的足够底气,有强烈意愿把中国故事讲得愈来愈精彩。这种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也有产业支撑。比如,随着中国制造业改造升级,国货的管控体系、服务水平和市场把控能力变得更强,质量上并不输国外大牌;又如,文化产业快速发展,新业态迅速兴起,2023年,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9515亿元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