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阳,简称“洛”,古称神都、洛邑、洛京,是河南省辖地级市,有5000多年文明史、4000多年城市史、1500多年建都史,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、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、隋唐大运河的中心。历史上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,是中国建都最早、历时最长、朝代最多的城市。洛阳的名字源于洛河和黄河两大水系交汇的地理位置,古时洛阳也被称为“洛邑”。洛阳在历史上曾先后成为了夏商周、东周、东汉、曹魏、西晋、北魏、隋唐等朝代的都城或辅都,是后梁、后唐、后晋、后汉、后周五代的都城,是后周、金朝、北宋的陪都。洛阳市有二里头遗址、偃师商城遗址、东周王城遗址、汉魏洛阳城遗址、隋唐洛阳城遗址等五大都城遗址,龙门石窟、中国大运河(回洛仓和含嘉仓遗址)、丝绸之路(汉魏故城、隋唐洛阳城定鼎门、新安汉函谷关遗址)等3项6处世界文化遗产。
洛阳之所以能够成为历代帝王的青睐之地,与其地势有着密切的关系。洛阳地处九州腹地,位于中国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交界带,欧亚大陆桥东段,在东经111°8’ - 112°59’、北纬33°35’ - 35°05’之间,东西长约179公里,南北宽约168公里。洛阳居天下之中,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,有“河山拱戴,形势甲于天下”之说。洛阳三面环山,有两条大河穿过。西依崤山,由函谷关通关陇,东临嵩岳,北靠太行与黄河之险,南望伏牛、熊耳,地势险要,易守难攻,是军事上的要塞。洛阳也因其承东启西、连接南北的居中位置,成为古往今来的水陆交通要地。洛阳是黄河中下游的重要渡口,是南北方的桥梁,是东西方的枢纽,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,是隋唐大运河的中心,是商贸和文化的交流之地,是经济和政治的中心,是天下的心脏。
然而,洛阳的地势也有其不利的一面。洛阳虽然三面环山,但山势不高,不足以形成天然的屏障,尤其是北面的太行山,只是一道低矮的丘陵,无法阻挡北方的游牧民族的侵扰。洛阳虽然有两条大河,但河水不深,不足以形成天然的壕沟,尤其是洛水,只是一条浅滩,无法阻挡南方的水军的进攻。洛阳虽然是水陆交通的要地,但也因此成为了各方势力的争夺之地,尤其是在中原分裂的时期,洛阳常常成为了战火的中心,遭受了无数次的兵破城灭,城池和百姓都遭到了巨大的损失。洛阳虽然是经济和政治的中心,但也因此成为了权力的象征,尤其是在王朝更替的时期,洛阳常常成为了篡位者的目标,遭受了无数次的政治动荡,朝代和政权都难以稳定,城市和文化都难以发展。
从古代建都到近代衰落,洛阳的地势优劣,既体现了中国历史的辉煌,也反映了中国历史的悲哀。洛阳的地势优劣,既是一种地理的优势,也是一种地理的劣势。洛阳的地势优劣,既是一种文化的魅力,也是一种文化的困境。洛阳的地势优劣,既是一种历史的机遇,也是一种历史的挑战。洛阳的地势优劣,既是一种命运的恩赐,也是一种命运的考验。洛阳的地势优劣,是一种复杂而有趣的问题,值得我们深入地思考和探索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