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“偷票房”?一次带你看懂背后的骚操作,电影黑幕实在太多
在刚刚过去的电影暑期档,有多部热门电影争相上映。
票房超过20亿的不在少数,像《八角笼中》、《消失的她》、《封神》第一部、《孤注一掷》等。
直到暑期结束,一些电影仍在排片,票房还在上涨,电影市场在肉眼可见地恢复到之前的样子。
可就在这时,有多部电影疑似被“偷票房”,很多网友晒出了“证据”,社交平台到处都是观影者的爆料。
“我买的票,机子打印不出来,工作人员给我换成了手写的。”
“我明明买的是《封神》的票,结果却给了我一张其他电影的票,不过我看的到还是《封神》。”
随便在网上翻翻,都能看到很多影迷的评论,认为自己支持的电影被“偷票房”了。
一时间,“偷票房”这种行为,又在电影界闹得沸沸扬扬。
紧接着,《封神》和《热烈》的片方,也都发表了抵制“偷票房”行为的声明。
那么问题来了,“偷票房”到底是怎么回事? 为什么会屡禁不止呢?
01
是谁在“偷票房”?
其实“偷票房”不是什么新鲜事,在电影领域一直都存在着,只是多少的问题。
每当到春节、五一、十一、寒暑假电影档,热门电影上映。
或者有烂片扑街的时候,都会传出“偷票房”的丑闻。
“偷票房”通常情况是电影院一方的行为,可以说是电影院与片方的“暗战”。
在这场暗战里,电影院用了很多鲜为人知的招数,他们为了“偷票房”费了不少功夫,也着实让人大开眼界。
先说最低级别的,手写票、废票入场。
比如,前段时间热映的《封神》,有网友就发现,自己买的机打电影票,被换成了手写票。
电影《热烈》也被曝出了同样的问题,有网友晒出了了手写票。
还有2018年上映的《我不是药神》,也出现了同样的现象,网友买了三张电影票,都是手写的。
当然,不排除当时电影出票机器有问题,可究竟是机器出问题,还是电影院故意将票房截留,我们就不得而知了。
“结构票”,算是稍微有点技术含量的“偷票房”手段了,它可以分为两种方式。
第一种方式是,将电影票和影院的一些附加服务,比如爆米花、饮料等,捆绑在一起进行销售。
在上报票房时,故意将票价压到最低,将影院的服务费提升,这样大部分钱就会揣进电影院的兜里了。
第二种方式是,将一部热门电影和一部小众电影搭配着售卖。这样可以人为地将热门电影的票价压低,将小众电影的票价抬高。
在这里,需要知道的是每部影片体量不同,他们与影院的谈判也不同。
体量大的热门电影很可能就会让电影院的分成低一些,但是那些小众电影就不一样了,他们可能会为了能多排片,而答应给影院高提成。
这种“偷票房”方法因为涉及到片方,影院方多个方面,操作也复杂,所以不常见。
而在前两年复工复产时,出现过与之相反的结构票“偷票房”行为,害苦了当时那些不太热门的电影。
当时有一批影片作为公益片复映,《战狼2》就是其中之一,公益片不分配票房,一些影院就将其他电影的票房,挪到了公益片上去,以此牟利。
还有再高级别一点的手段,就是双系统。
顾名思义,双系统就是影院准备了两套票房系统,一套记账,一套上报票房。
在之前打击影院违规操作时,国家查处了15家影院,其中海南万宁华影电影城就准备了两套系统。
在那年春节期间,该影院的售票系统显示很多零场次零观看人数,后来经过查证,那些场次均正常放映了电影,而且都有观影者。
这些卖出去的电影票,也都被电影院私吞了。
上面说的这些,都是影院方在“偷票房”,而有的时候,电影片方也可能是“偷票房”的操作者。
早在2010年,有网友爆料,自己买的是电影《大笑江湖》的票,结果机器打印出来的却是《赵氏孤儿》,网友找影院工作人员问是怎么回事,他们解释说:“这都是一样的。”
事出反常必有妖,这里面肯定是有猫腻的。
网友当时就将这件事录了下来,接着发到了网上,顿时,《赵氏孤儿》疑似“偷了”《大笑江湖》票房的新闻在网上传播开来。
还有网友则认为,这是《赵氏孤儿》与电影院的一场“合谋”,将《大笑江湖》的票房转移到自己头上。
就在“偷票房”新闻在网上泛滥的时候,两部电影都出来发了声。
《大笑江湖》的本山大叔称不清楚这样的事情,之前都是在电视剧圈活动,老赵真是打了一手好太极。
而《赵氏孤儿》则意指《大笑江湖》电影在变相炒作,不然怎么会那么巧,就录了视频还发到了网上。
至于《赵氏孤儿》到底有没有偷《大笑江湖》的票房,最后这个事情也没有定论,我们也不得而知。他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,也只有他们心里清楚了。
可是影院为何要冒着风险偷票房呢?这要从影院和电影片方,关于票房的分成来说起。
02
为了钱,甘愿冒险
一部电影的面世,是多个部门通力合作的结果。
出品方负责出资,制作方负责拍摄制作,发行方负责宣传和联系院线,院线则来提供电影放映场地。
他们有钱的出钱,有力的出力。当票房产生了,这么多部门肯定都要分一杯羹。
而他们不能去分所有的票房,因为票房里有一部分是要上交给国家的,是电影专项发展基金和营业税等税款,比例占到总票房的8.3%,这叫做不可分账票房。
剩下的91.7%就是可分账票房,在这部分票房里,院线大概要拿到57%,剩下43%则是出品、制作、发行等分配。
所以,院线是一部电影票房的最大受益者。无论何时,电影院都承担着固定的支出,大荧幕、地租、水电等费用,当没有电影上映时,最先被影响收益的也是影院。
前三年电影市场很低迷,有大约2000家电影院倒闭。
面对着票房这块巨大的蛋糕,总有一些人想“浑水摸鱼”多捞点钱。毕竟遇到超高票房的电影,哪怕多出一个百分点,也是一笔巨款。
如果“偷票房”是电影片方行为的话,他们又为什么要这么做呢?
其实无非还是利益,包括但不限于金钱。
就拿今年春节期间《满江红》的热映,引发了“偷票房”丑闻,网上相关人士认为,《满江红》电影片方通过一些手段来“偷票房”使票房虚高,例如午夜场满座。
在观影者看来,这是一部好电影,不然不会卖这么多钱;在片方看来,这样做能吸引更多投资去拍片;在一些演员看来,高票房则会让自己的演绎价值水涨船高。
不过,网上也有相关人士做出过解释,“偷票房”行为确实存在,但通常都是影院一方的行为,电影片方本身不会进行这样的操作。
而午夜场满座和“偷票房”没有一定关联,这是影院在“凑排片”,为了使影院的排片率达到与片方的约定而用的一种手段。满座则是为了避免观众购买,凑排片时是不会放映电影的。
不管是什么说法,这里面的水都很深,院方和片方都心怀鬼胎,究其根本,无非就是为了多赚点钱。
03
“偷票房”这勾当,不能惯着
“偷票房”偷了本该属于电影片方的那部分,这绝不是是电影片方想看到的结果,所以很多电影片方都会采取抵制“偷票房”的措施。
目前有效措施是,限时分段提供电影放映的密钥。
如果发现影院存在“偷票房”的违规行为,片方就会及时停止发放密钥。
这里解释一下什么是“密钥”,电影密钥说白了就是个密码,电影院在电影上映前会获得片方的一个加密数字拷贝文件,只有在上映时才会获得这个文件的密码,就是为了防止电影提前泄露。
去年上映的《独行月球》就曾对七家有违规行为的影院,停止了电影密钥的提供。
这部电影当时很火,很多影院看到如此措施出现,也就不会再顶风作案。
当时有一线的电影工作人说爆料说,那个时段,市面上90%的电影院都在靠着《独行月球》支撑着收入,如果断了密钥,收入来源也就断了。
“偷票房”的行为不仅只是偷了电影票房,还相当于偷了要交给国家的税和基金,所以偷漏瞒报票房已经违反了法律,这种行为自有法律来收。
在2015年前后,“偷票房”的行为很猖獗,那时,国家也打击了一批违规操作的电影院。
目前因为监管力度的加大,票房查询系统的完善,“偷票房”行为已经没有那么严重,但也还是有人在铤而走险。
像利用手写票去“偷票房”这种事情,在大城市的大影院里几乎看不到了,因为采用这种方法,一旦被观影者拍照上传社交平台曝光了,危险系数会很大,院方反而得不偿失。
而在一些小影院,或者发展相对滞后的三四线城市,这种方法就很常见了。
因为观影者可能只关心我是否能看到了这部电影,不在乎票的形式,他们也不会往深层次去想。
一般在淘票票上买电影票,基本不会出现被“偷票房”的现象。
但是那些有自己的购票APP电影院,就会有“偷票房”的可能,因为这些影院可以自己调整价格、数据,就有做手段的空间。
我们在看电影的时候,如果遇到了类似“偷票房”事件,可以去工商部门举报,也算是为电影市场良好发展做一点贡献。
“偷票房”的行为真的很下头。
因为这也是造成电影的质量一直提不上去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如果电影市场上能少一些这样的乌糟事情,多一些良性的竞争,相信中国的电影一定会更上一个台阶,电影市场也会越来越好,更能为受众呈现出更多的好作品。
——END——
文|丸子
责编|向晚晚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