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季是水果扎堆的旺季,各种时令鲜果琳琅满目,加上现代物流便捷,保鲜技术提升,当天早上采摘的水果,晚上就能出现在千里以外的餐桌。所以南方、北方的“水果交流”,已经能够“同频共振”。
但南方有一种“果中之宝”,年产量数亿公斤,是南方人的心头好,北方人却不知道是啥。一方面果品产量大,另一方面营养价值高,但知道的人却不多,巨大的反差让这种水果“脱颖而出”,它叫“黄皮果”。
黄皮果南方独有,产地在两广、福建、云南、贵州、海南、台湾等区域,以两广最多,这两地每年产量不低于3亿公斤。
黄皮果又叫黄皮、黄枇、黄弹、王坛子等,有1500年以上的种植历史,每年6—9月份成熟,果实以圆形、椭圆形外观多见,大的如拇指肚,小的如小指头。果皮黄色或淡红色,果肉黄白,果核绿色,果实清甜多汁,酸爽可口。
黄皮果实、核、枝叶都有药用和食用效果,灾荒年代可用来充饥,农闲时节可用来消遣,身体不适可用来治病,个性独特又不张扬,南方的百姓对其充满感情,留有大量的俗语,如:饿吃荔枝,饱食黄皮;岭南水果有三宝,荔枝龙眼黄皮果;屋前栽龙眼,屋后种黄皮;等等。
黄皮在两广地区的地方医学、植物书籍有很多记载,认为其全身都是宝:
黄皮果实归肝、胃、肺经,食用能增补正气,有的地方用来制作果脯、果酱。荔枝多吃会上火伤脾,龙眼多吃会生痰滞气,西瓜多吃会寒凉伤胃,但黄皮多吃无妨,其果、核、叶均能入药:
1、黄皮果:味甘、酸,性温,可行气、化痰、消食、祛暑气,当有咳喘、痰多、疝气、积食、腹痛腹胀等症状,吃黄皮果能缓解。
2、黄皮核:味辛、苦,性微温,可清热、解毒、行气、散结,当有疝气、滞气、胃痛等症状,可用黄皮果核缓解。
3、黄皮叶:味辛、甘苦,性平,可化痰、消暑、利尿、行气、拔毒,当有疟疾、咳喘、发热感冒等症状,用黄皮叶煮水或捣烂外敷,均可缓解。
现代药理研究证实,黄皮果肉含有多达18种氨基酸、果酸,有大量维生素和钾、铜、锰、镁、硒等微量元素,有充足的膳食纤维、柠檬酸和多酚类化合物、黄酮苷等,在促进胃酸分泌、肠胃蠕动、防止肺部痉挛、营养中枢神经等方面有不错的效果,所以不难发现它的效果集中在:消食健胃、化痰镇咳、降火、健脾、止痛、顺气等,但注意脾胃虚弱的人不要贪吃。
既然黄皮果全身都是宝,为什么南方人知道,北方人不太了解呢?
主要原因是黄皮果成熟时间没有优势,水果大范围流通,需要通过收购来实现。在黄皮果成熟之前,荔枝占了“先手”,准备上市了,葡萄和樱桃又占了北方水果的“份额”,上市后又不幸与龙眼“撞车”,而且价格还没有这几种水果高,所以不太受水果批发商待见,导致名声过不了长江,困于岭南。
有机会,还是要试试黄皮果这个“果中之宝”。
来源:健康美食志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